貝加爾湖距海洋2千公里,淡水資源佔全球20%,爲何卻有海洋生物?
文|鯨探所
編輯|鯨探所
貝加爾湖被譽爲“沉睡之地的璀璨明珠”,這裡有着世界上最清澈的水質,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然而讓人們感到奇怪的是,貝加爾湖到底是湖還是海?它到底是怎樣孕育出如此奇異的生態系統?
貝加爾湖的形成:大自然的造化奇蹟
貝加爾湖,被稱爲“北海”的仙境,其來歷更是無人知曉。
然而,科學家們通過探索,推測出了幾種不同的形成過程。
有一種說法認爲,遠古時期這裡曾是外貝加爾海。
二億五千萬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印度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遭遇碰撞,造成地殼變動。
原本的海域逐漸擡升成陸,殘留的海水則注入下陷的盆地,逐漸形成湖泊,隨着時間流逝,湖水越來越淡,最終成爲了淡水湖貝加爾湖。
但是這一說法隨後被否定,科學家鑽探發現,這裡並沒有中生代的海洋沉積物,因此二億五千萬年前這裡就已經是陸地。
目前較爲認可的說法是,貝加爾湖位於兩個分離的板塊之間。
万达商管“恳请”债权人同意美元债展期方案 称珠海万达有意引入新投资人
兩億年前,亞歐大陸發生了強烈地震,大地突然撕裂出一道深邃的峽谷,周邊山地則逐漸擡升成高原。
三百多條江河注入峽谷,長達六百多公里,深達一千六百多米的貝加爾湖就此誕生,每年兩千次的震動也在不斷加深湖的“傷口”。
貝加爾湖之所以神奇,正是因爲她來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積只有我國的湖泊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卻蓄積了全球五分之一的淡水。
1600米的湖底比99%的海洋都要深,卻依然清澈透明,雖然與大海相距上千公里,湖中卻棲息着海豹等海洋生物。
可以說,貝加爾湖最大的特點就是極高的透明度。
夏季時,透明度可達40米之深,幾乎能看清湖底的任何東西,這樣清澈的湖水對生存其中的生物來說是既安全又危險的。
陽光可以輕易透過湖面照射到較深處,使得湖中的植物可以進行充足的光合作用,而且這樣高透明度也意味着湖中生物很容易被天敵發現。
爲了適應這樣的環境,貝加爾湖中的魚類和其他生物進化出了獨特的保護色,它們大多數都呈現銀白或淡灰的外觀。
在貝加爾湖的湖底,則隱藏着上億年來生物遺骸和沉積物所形成的厚厚沉澱層,這些沉積則記錄了這個區域幾億年的地質史。
貝加爾湖中的神秘海洋生物
貝加爾湖,這個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表面平靜如鏡,卻隱藏着一個大秘密——這裡居住着一羣與湖水格格不入的不速之客:海洋生物。
海豹、海綿、鯊魚等生物,這些本應該生活在鹹水之中,現在卻出現在這片廣袤的淡水湖泊之中,讓人不得不狐疑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最初,科學家們推測貝加爾湖形成之初可能是鹹水湖,後來經過淡水的不斷稀釋才逐漸變成淡水湖。
那些海洋生物很可能就是在貝加爾湖還屬於鹹水湖的時候就進入湖中生存了,然後隨着湖水的淡化而逐步適應了淡水環境,才得以在這裡長期存活。
但是,後來的研究證明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通過對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的考察,地質學家發現貝加爾湖不存在中生代的海洋沉積層,只有新生代的淡水沉積層。
這就說明,貝加爾湖自形成以來一直都是淡水湖,並沒有經歷過所謂的“鹹水時期”,那些海洋生物又是如何進入湖中的呢?
仔細探究後才發現,這其中存在一些誤會。
所謂的“鯊魚”,其實只是一種頭部扁平,外形略像鯊魚的淡水魚——杜父魚。
這種魚頭大而扁,向尾部漸細,是淡水湖泊常見的魚類,而貝加爾湖中的所謂“海綿”,也只是一種生活在清淨淡水中的淡水海綿,與鹹水海綿沒有任何關係。
真正的海洋移民,只有貝加爾湖海豹和奧木爾魚,DNA測試證實,貝加爾湖海豹與北冰洋的環斑海豹非常接近,高度可能就是後者的後代。
科學家推測,約在1萬年前的冰川融化時期,環斑海豹可能順着葉尼塞河的支流遠離北冰洋,最終抵達貝加爾湖。
這裡食物充足,湖泊環境宜居,海豹也就逐漸習慣了淡水生存,完成了從海洋哺乳動物向淡水哺乳動物的轉變。
然而奇怪的是,它們爲何不返航大海,卻選擇留在貝加爾湖中呢?
科學家認爲可能與冰期結束有關。
隨着冰期的消退,葉尼塞河變得越來越淺窄,海豹無法通過河道返回北冰洋。
29日NBA季中赛前瞻:八强将全部产生 勇士火箭等16队竞争6个名额
於是,它們只能繼續留在貝加爾湖,並逐步適應了這裡的淡水環境,最終產生了獨特的貝加爾湖海豹。
就這樣,原本生活在鹹水中的海洋動物,跟隨食物的腳步,從遙遠的大海進入內陸,卻因河道變遷而無法迴歸大海,只能在貝加爾湖中落腳生息,成爲了這片淡水領地中的異類。
它們在地質變遷中完成了從海洋到淡水的環保躍遷,成爲了貝加爾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而這神奇的過程,成就了貝加爾湖上那些不速之客的奇妙歸宿。
非海非湖的貝加爾生命奇觀
大金重工:出口英国Moray West海上风电场超大型单桩项目交付完毕
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部的貝加爾山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湖水主要來源於336條匯入的河流,其中與北冰洋相通的葉尼塞河尤爲重要。
葉尼塞河不僅是俄羅斯第一大河,也將北冰洋與貝加爾湖相連,這條全長5339萬公里的大河,聯繫着俄羅斯諸多河流和湖泊,是北冰洋生物南下的重要通道。
廣袤的湖面與周邊林海形成強烈對比,湖水碧藍如海洋,卻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湖水中富含礦物質,水質極佳,每年都有大量的礦泉水從此出產。
除了海豹,貝加爾湖中還有許多貌似海洋生物的物種,如龍蝦、海綿、海螺等,這些“海洋移民”的出現曾一度令人費解。
有人猜測貝加爾湖在遠古時期可能就是海洋,後來逐漸變成淡水湖泊,把海洋生物“圍”了起來。
但科學研究表明,貝加爾湖的形成過程並不涉及海洋,也沒有發現古海洋生物化石的證據。
詳細研究發現,這些生物實際上都是淡水物種,只是外形與海洋生物相似,並非同源。
貝加爾湖龍蝦是一種淡水鰲蝦,貝加爾湖海綿屬於淡水海綿類,貝加爾湖海螺也是淡水螺類,這些生物都是淡水環境下長期進化的產物,與海洋無關,只有極少數種類如海豹是海洋遺存。
可以說,貝加爾湖是一個超過千萬年自然演化而成的完美生態系統。
這裡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都與周邊環境和諧共生,共同組成一個獨特的生命共同體。
正是這個神奇的生態世界,支持着貝加爾湖那無與倫比的生物多樣性,每年夏季和冬季,貝加爾湖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吸引着衆多遊客前來一睹其神奇美景。
然而,任何生態系統都脆弱不堪人爲破壞。
近年來,隨着旅遊業的發展,過度的人類活動也對貝加爾湖造成了一定影響。
我們應當珍視貝加爾湖所提供的一切恩惠,保護好這片古老湖泊最後的生機,讓它那獨特的魅力能夠流傳後世,而不只成爲歷史書中的一段文字。
俄羅斯政府已經將貝加爾湖列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但我們仍需付出持續不懈的努力,確保這片天然的生態寶地不受破壞。
新青安撐房市 3/買房神隊友vs.裹著糖衣的陷阱?使用五年寬限期的2個思考點
保護貝加爾湖,就是保護上天賜予我們的一段奇妙歷史,我們理應珍視湖泊的生命饋贈,一如李健所唱的那樣:“我們流連忘返,在貝加爾湖畔。”